K12教育
讓孩子愛上學習:家長是自主學習的助推力
29
發佈時間:2025/09/09
更新時間:2025/09/09
讓孩子愛上學習:家長是自主學習的助推力
如何讓孩子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已經成為現今教育的重要趨勢。許多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自發地探索、實作,培養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然而,真正的挑戰在於——我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為孩子創造一個自主學習的環境?事實上,自主學習並不等於「放手不管」。相反地,它需要家長提供有方向、有資源的支持,讓孩子在安全且充滿啟發的空間中自由成長。以下是三個實用的建議,幫助家長在家中打造孩子的自主學習基地。
1. 設置專屬的學習區
一個安靜、舒適且富有啟發性的空間,是孩子專心探索的起點。家長可以在家中為孩子設計一個小型「學習角」,擺放文具、書籍、白板或創意工具箱。環境的布置不必奢華,但要讓孩子感受到「這是屬於我探索學習的地方」。研究顯示,擁有專屬學習空間的孩子,更容易形成穩定的學習習慣,進而提升專注力與學習成效。
2. 提供多元且可選擇的資源
自主學習的核心是「選擇權」。家長可以準備不同領域的學習資源,像是科學實驗教材、手作材料(手工藝)、知識型桌遊、探索影片或線上課程等,讓孩子可依照自身的興趣選擇。
例如,千碩課程就針對不同年齡層設計了互動式學習內容,結合探索實作與情境化活動,讓孩子不只是被動接收知識,而是透過動手做與解決任務,激發學習動機。當孩子體驗到「原來學習可以這麼有趣」,就會逐漸培養主動尋求知識的習慣。
3. 鼓勵探索與適度放手
支持自主學習的家長,最大的力量來自「信任」。當孩子對某個主題產生好奇時,不急著給出正確答案,而是引導他們自己查找資料、設計實驗、觀察現象。
例如,當孩子問「為什麼彩虹是弧形的?」,不妨陪著他查閱圖書、觀看科學影片,甚至用水與手電筒做小實驗。
同時,家長要接受探索中可能出現的失敗與混亂,因為這正是孩子學會調整策略、反思與進步的契機。
結語:家長是孩子自主學習的「隱形助推器」
自主學習並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事,而是家庭氛圍、資源選擇與情感支持共同作用的成果。當家長願意營造專屬的學習空間、提供多元的資源、並在探索過程中給予信任與鼓勵,孩子就能在好奇心的驅動下,持續自發學習,成為終身的探索者。與其替孩子安排每一步,不如牽著他的手,陪他走向知識的地圖邊界。當他發現世界之大、未知之廣,學習的熱情將源源不絕,而你,正是那背後最溫暖的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