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教育


    時間
  • 全部
  • 本周
  • 本月
跳至第
歡迎各方有志的家長與孩子們踴躍報名臺灣知識庫千碩創新教育素養系列課程,包含職業試探營隊、閱讀素養課程、科技素養單日活動(2024全台課程10地區開跑,北北基、桃園、新竹、台中、雲林、彰化、嘉南、高屏)。
引起廣泛討論度的Chat GPT,是美國人工智慧研究實驗室OPEN AI開發的人工智慧程式,這是一款具有多種功能的對話模型,相對於其他軟體更加智能。透過使用者輸入「文字指令」跟「關鍵提問」(key question),Chat GPT能自動產生各式各樣與指令還有關鍵詞相關的短文,甚至還能像朋友或老師一樣回答我們的問題與提供我們建議。
要搭上AI熱潮,也就是成為「程式設計師」(Computer Programmer),學習「程式語言」相關的專業知識是必須的。根據2023年「兒少大未來」職業探索問卷調查,「程式設計師」榮登中學生最喜歡的職業前三名。儘管108課綱已將「演算法」與「程式設計」列入資訊教育課程當中,大部分孩子能照著步驟做,卻不一定能擁有程式語言背後的運算思維。若孩子能有效掌握程式邏輯(program logic),便有機會在下一波科技浪潮來臨之前站上浪頭。
因應108課綱的素養導向理念,國中教育會考的考題已全面「素養化」。這些素養題的呈現方式五花八門--以生活化、情境化、跨領域、圖文對讀等方式考驗學生的學科學習能力。不少學生反映題目比較靈活,閱讀完題目會需要釐清文意後才好答題,這同時也反映了閱讀素養的重要性。
暑假活動的選項琳瑯滿目,究竟如何規劃才讓能孩子的暑假不白過呢?許多有遠見的家長會讓孩子參加兒童職業探索活動,增加孩子對不同職業的認識。 隨著孩子利用課後時間持續學習各種學科與才藝,到了國中、高中甚或是大學時被問到未來想從事什麼職業方向時卻是一片茫然,或者人云亦云。究竟孩童的職業探索會受到哪些因素影響呢?教育論文指出,孩子的成長環境與家長、同儕的觀念,對孩子的職涯選擇影響最大。
在學習現場,只要孩子動起來、玩起來就是真正「素養」教學嗎?我們可以回想一下孩子在體驗玩樂(舉例如逛動物園)後,對話是否有料,舉例如:企鵝是鳥類、蜘蛛不是昆蟲,抑或是眼神放空呢?相信大部分情況是玩後不知所得。
根據研究指出,孩子5到12歲是建立理財「價值觀」的關鍵期,包括金錢觀和消費觀。而孩子理財智能(簡稱財商)除了影響後國高中社會領域公民學科關於「經濟」等概念學習外,也可以作為未來生活應用或是選讀相關科系志向的探索。
根據統計,國小生手機使用每天超過一小時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超過六成以上,超過兩小時者亦高達二成。從學童上網的使用情形來看,他們大多拿來觀賞youtobe的影片或是玩線上手機遊戲,許多家長也擔心孩子遊戲成癮問題。 部份家長可能會開始嚴格控制使用時間,然而一味禁用手機或限制孩童使用手機未必是最佳的辦法,根據統計,年齡層再年長一些的高中生,其使用手機的技巧更好,例如上網找學習方面要做報告的資料、尋求免費的網路平台解決課業的困惑等等…換言之,如何引導學童建立起正確的使用觀念及其使用規範,進而建立起良好的使用習慣,就顯得特別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