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教育
閱讀素養的核心意義所在?我讓孩子每天看一篇文章,算閱讀素養嗎?其實,了解閱讀素養並不難,閱讀素養的精神不在讀多,而是讀懂。讓孩子了解書中要表達的意思,了解書中的語言,讀懂書裡的符號意義、結構,知道書要表達的內容及重點,並自我吸收、統整書中的意思,就是「閱讀素養」。
108課綱正式實施,代表了學校的教學方式、孩子的學習方式、考試的評量方式都會有重大改變...
讓孩子透過閱讀,藉由書本建構出他們看世界的角度。
「素養」到底是甚麼?
在看到「素養」的定義時,第一時間聯想到的就是「博雅教育」。這個教育概念源自於西方國家,近年來成為台灣很多大學以及國際學校重視並推動的一個企劃。「博雅教育」照字面上拆解,「博」代表廣博、博多,這個詞義很好理解,代表對於知識廣博的追求、各項學科都有接觸不偏食;「雅」依字面上的意思的解讀為風雅、文雅、儒雅……
「素養」到底是什麼?五分鐘帶你從定義看向深處內涵。
「科技素養」的創造力、邏輯培養從「玩中學」開始!
假消息、假新聞是近年來非常受關注的議題,新上路的108課綱中,「媒體素養」也是重要的核心素養之一,目的就是希望下一代的孩子都能培養媒體識讀、資訊判別的能力,同時也是孩子在這個世代的成長過程中,必須學習與具備的一項能力與態度。
108課綱素養教育希望孩子成為自己的唯一,擺脫過去排名制的迷思,讓孩子找出自己興趣,專注自己所長,成為自己的唯一。千碩希望孩子的興趣從國小開始多元嘗試,找出自己的喜好,未來在國、高中時期,可以專注自己所愛,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