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教育
【食農科普】食農教育─學食育,培養孩子好食慾
866
發佈時間:2019/10/15
更新時間:2023/06/01
【食農科普】食農教育─學食育,培養孩子好食慾
什麼是「食育」?
近年來國內外食品安全問題頻傳,每隔一段時間,又是一波食安風暴,這也讓各國開始重視食品安全議題。政府也針對國內的食安問題祭出許多措施,包括建立生產履歷、食安五環政策的推動、食藥署每兩個月一次的「市售農產品農藥殘留監測計畫」,意圖防止食安風暴的再次發生。在這樣的背景下,「食育」也成為近幾年不斷被呼籲且大力推動的一項教育理念,為的無非就是讓孩子學習正確的飲食、農業教育,進而更加重視自己所吃下肚的食物,以及了解食物與身體健康的關係。
什麼是「食育」? 「食育」指的就是「透過各式各樣的經驗,學到食物相關的知識和選擇食物的能力,並培育出能實踐健全飲食生活的人」。
日本作為全球第一個將食育入法的國家,早在2005年就頒布《食育基本法》,奠定日本完整的食育推動基礎,明定食育目標是「培養國民終生之健全身心及豐富的人性」,藉由健康飲食強化身心,且對於食物有感受力、對於食物供給者與製造者感恩。」該法令推動至今可以說是傾全國之力投入,可見日本對於食育理念的高度重視。反觀在台灣的「食農教育」,行政院農委會於2018年底將《食農教育基本法》草案送入立法院審議,但至今期程仍不明朗。
《食農教育基本法》雖然頒布的期程仍是未知數,政府仍然大力推動食農教育的發展,食農教育也已經成為國際上重視的教育理念之一,俗話所說的「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這句話在未來的孩子身上,或許不一定適用。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孩子不知道自己所吃的食物原型,更遑論孩子是否知道食物的來源、生長環境等,所以食農教育的推廣與發展早已是勢在必行。
行政院農委會成立的「食農教育教學資源平台」,就是為了推動食農教育而建置,蒐集了農委會與所屬機關推展食農教育的相關教案及教學資源,將大量資料進行系統性統整,幫助各方使用者可以有效地搜尋到所需要的食農相關知識與內容,進而發展食農教育的推廣。
民間在近幾年也陸陸續續有許多單位強調食農教育理念的推廣,包括各個非營利組織、農會、社區組織、農業生產者團體,也有各式的食農教育體驗的活動、課程持續的推出、舉辦,為的就是能夠將此理念徹底深入國人的心中,同時也是為了讓下一代的孩童有更加完整、健全的食農知識。

什麼是「食育」? 「食育」指的就是「透過各式各樣的經驗,學到食物相關的知識和選擇食物的能力,並培育出能實踐健全飲食生活的人」。
日本作為全球第一個將食育入法的國家,早在2005年就頒布《食育基本法》,奠定日本完整的食育推動基礎,明定食育目標是「培養國民終生之健全身心及豐富的人性」,藉由健康飲食強化身心,且對於食物有感受力、對於食物供給者與製造者感恩。」該法令推動至今可以說是傾全國之力投入,可見日本對於食育理念的高度重視。反觀在台灣的「食農教育」,行政院農委會於2018年底將《食農教育基本法》草案送入立法院審議,但至今期程仍不明朗。
《食農教育基本法》雖然頒布的期程仍是未知數,政府仍然大力推動食農教育的發展,食農教育也已經成為國際上重視的教育理念之一,俗話所說的「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這句話在未來的孩子身上,或許不一定適用。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孩子不知道自己所吃的食物原型,更遑論孩子是否知道食物的來源、生長環境等,所以食農教育的推廣與發展早已是勢在必行。
行政院農委會成立的「食農教育教學資源平台」,就是為了推動食農教育而建置,蒐集了農委會與所屬機關推展食農教育的相關教案及教學資源,將大量資料進行系統性統整,幫助各方使用者可以有效地搜尋到所需要的食農相關知識與內容,進而發展食農教育的推廣。
民間在近幾年也陸陸續續有許多單位強調食農教育理念的推廣,包括各個非營利組織、農會、社區組織、農業生產者團體,也有各式的食農教育體驗的活動、課程持續的推出、舉辦,為的就是能夠將此理念徹底深入國人的心中,同時也是為了讓下一代的孩童有更加完整、健全的食農知識。
千碩STEAM教育「食農科普一日課程」
如何讓孩子體會、學習重要的食農知識,自然需要透過相關課程的參與,千碩STEAM教育的「食農科普一日課程」,設計了食農教育系列課程,藉由遊戲、趣味活動的方式,以及親手製作園藝盆栽等手作體驗,寓教於樂,讓孩子了解食農教育的知識與內涵。
※千碩STEAM一日課程:更多報名資訊
文/大碩教育編輯 周楚
※千碩STEAM一日課程:更多報名資訊
文/大碩教育編輯 周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