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教育
擺脫舊觀念桎梏 適性發展的孩子更優秀
1170
發佈時間:2021/01/01
更新時間:2021/06/11
擺脫舊觀念桎梏 適性發展的孩子更優秀
投資孩子教育20載 逾6成學子表示學非所用
畢業季均會有職場新鮮人在就業相關許多新聞報導:
上報「近7成上班族自認大學科系「學非所用」
TVBS NEWS「平均8青年1人沒頭路 專家:「學非所用」是關鍵」
yes123調查「6成民眾工作成就感低!這3科系畢業後最易感到「學非所用」。」
TVBS NEWS「平均8青年1人沒頭路 專家:「學非所用」是關鍵」
yes123調查「6成民眾工作成就感低!這3科系畢業後最易感到「學非所用」。」
更甚者有下列並非只發生在電視劇中,而是真實案例
「我不明白爸媽比較愛我,還是我的成績。」甫考上醫學系的陳○遠(匿名)緩緩說。從小學四年級開始,陳○遠的孩提生活只有變成學校、補習班與家裡三個地點打轉著,除了學校的教科書和參考書外,陳○遠不被允許閱讀與課程無關的書籍讀物,當然包括孩子最愛看的漫畫自然也被束之高閣。日常的大小事全由母親一手包辦,成長的過程像個小少爺,在某些家人忙碌的日子裡,才驚覺居然連晚餐自理的能力都沒有。
陳○遠回憶在升上國中後,父母親眼中好像只在乎學校寄來的成績單:哪個科目是最低分?哪個科目是最高分?班排上升了多少?校排下滑了多少?對於平時的校園生活、同儕間的相處情形,總是漠不關心的態度。即使進入○○高中名校就學後,父母關心也只是「成績」,因為成績決定錄取哪些學校的醫學系,忽略了孩子喜歡的科目,和心中嚮往的科系。最終,陳○遠還是完成了長輩們的心願,考上了醫學系,卻成為一位「不快樂的準醫師」。
為什麼類似的案例一再發生?究竟要歸咎於教育出了問題,還是家長的期待限制了孩子的未來?
陳○遠回憶在升上國中後,父母親眼中好像只在乎學校寄來的成績單:哪個科目是最低分?哪個科目是最高分?班排上升了多少?校排下滑了多少?對於平時的校園生活、同儕間的相處情形,總是漠不關心的態度。即使進入○○高中名校就學後,父母關心也只是「成績」,因為成績決定錄取哪些學校的醫學系,忽略了孩子喜歡的科目,和心中嚮往的科系。最終,陳○遠還是完成了長輩們的心願,考上了醫學系,卻成為一位「不快樂的準醫師」。
為什麼類似的案例一再發生?究竟要歸咎於教育出了問題,還是家長的期待限制了孩子的未來?
其中出了什麼問題?
自科舉以來的教育(社會)氛圍中,存在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許多家庭期望孩子們在校成績名列前茅,將考上好學校作為目標,卻忽略了孩子的其它發展,把高薪職業作為志業,希望孩子出社會後擁有亮麗的頭銜、穩定的薪水,養活自己與家庭。造成許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無法察覺自己的興趣,直至出社會就業後,才發現自己從事的行業,並不是自己所喜歡的。
108課綱的推動,就是要改變過去的社會對教育的刻板印象,以「成就每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為願景(關看更多新課綱文章:新課綱來臨,素養教育的核心概念是什麼? 家長怎麼教?),不僅希望孩子在升學的過程中,學會將知識用於生活,也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興趣與志業,108課綱強調的不是要孩子成為學校裡的第一,而是希望孩子成為自己心目中的第一,找到自己的興趣,成就最好的自己。
108課綱的推動,就是要改變過去的社會對教育的刻板印象,以「成就每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為願景(關看更多新課綱文章:新課綱來臨,素養教育的核心概念是什麼? 家長怎麼教?),不僅希望孩子在升學的過程中,學會將知識用於生活,也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興趣與志業,108課綱強調的不是要孩子成為學校裡的第一,而是希望孩子成為自己心目中的第一,找到自己的興趣,成就最好的自己。
讓每個孩子成為獨特的唯一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各自有著不同的興趣與專長,108課綱主要修正傳統學科考試的排名,強調從各學習領域的學科中,看見孩子的興趣與專長,幫助孩子適性發展,找出自己的興趣。例如:孩子的學科領域表現不理想,不過在藝術領域成績十分亮眼,且平日空閒時間總是拿來畫畫。也許就可以嘗試,進一步地探索孩子在藝術領域方面的潛能。
如何找尋孩子的興趣,家長可從小培養。新北市教育局在國小階段推出「職業試探教育」希望幫助學生在小學階段就能提前探索未來的職業道路;新民國小也從幼兒園開始,讓孩子接觸工作世界的職業角色與內涵;千碩創新教育則以主題式教育的授課方式,開設一系列專屬國小生的興趣探索營隊。這些單位的目的就是開闊孩子多方視野,鼓勵孩子多方面思考,強化學生對事物的好奇心,並藉此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詳細資訊可前往十歲就決定未來的工作?先提供孩子以後的路— 淺談國小「職業試探」觀看更多國小學生多元嘗試的好處
如何找尋孩子的興趣,家長可從小培養。新北市教育局在國小階段推出「職業試探教育」希望幫助學生在小學階段就能提前探索未來的職業道路;新民國小也從幼兒園開始,讓孩子接觸工作世界的職業角色與內涵;千碩創新教育則以主題式教育的授課方式,開設一系列專屬國小生的興趣探索營隊。這些單位的目的就是開闊孩子多方視野,鼓勵孩子多方面思考,強化學生對事物的好奇心,並藉此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詳細資訊可前往十歲就決定未來的工作?先提供孩子以後的路— 淺談國小「職業試探」觀看更多國小學生多元嘗試的好處
發展多元興趣 發現獨特的自己
國小階段相較於國高中階段,強調孩子對於生活世界的認識外、並強調探索能力的奠基。此外,國小階段課程自由度較高,其非常適合發展多元興趣。讓孩子在童年多方嘗試,可拓展孩子視野、激發創意,更能訓練孩子的抗壓能力,學會在成長中面對挫折、自我檢討、團體互動溝通,並從中獲得能力。
中華未來學校教育學會、臺灣知識庫千碩創新教育攜手合作, 根據108課綱教育願景,設計一系列專屬國小階段孩子的試探課程,強調在探究學習過程中,將生活工作世界融入課程,除培養108課綱三面九項的核心素養能力外,更重要的是探索自己的興趣,例如小小網紅課程是針對網路蓬勃發展的職業型態,課程中除理解和認識網紅執業的性質外,並培養自媒體的設計與製作的知識與能力,而孩子在做中學、玩中學歷程中,進而涵養出媒體素養的目標。
教育家 Ken Robinson在其出版「讓天賦自由」,指出當自己從事「熱愛」又「擅長」的工作,才可能覺得活出了真實的自我,成為你理想中的自己。因此,作為家長不應該只關注提升孩子的能力(擅長),卻忽略其興趣(熱愛)。
中華未來學校教育學會、臺灣知識庫千碩創新教育攜手合作, 根據108課綱教育願景,設計一系列專屬國小階段孩子的試探課程,強調在探究學習過程中,將生活工作世界融入課程,除培養108課綱三面九項的核心素養能力外,更重要的是探索自己的興趣,例如小小網紅課程是針對網路蓬勃發展的職業型態,課程中除理解和認識網紅執業的性質外,並培養自媒體的設計與製作的知識與能力,而孩子在做中學、玩中學歷程中,進而涵養出媒體素養的目標。
教育家 Ken Robinson在其出版「讓天賦自由」,指出當自己從事「熱愛」又「擅長」的工作,才可能覺得活出了真實的自我,成為你理想中的自己。因此,作為家長不應該只關注提升孩子的能力(擅長),卻忽略其興趣(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