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教育

素養教育的核心與實踐:為孩子打造能帶著走的能力

19
發佈時間:2025/09/09
更新時間:2025/09/09

素養教育的核心與實踐:為孩子打造能帶著走的能力


孩子需要的不只是分數

許多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常常有一種矛盾的感覺:考試成績看似不錯,但孩子在生活中卻缺乏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小學作文能寫滿篇文字,但遇到需要溝通或發表意見的場合,卻顯得退縮。這並不是孩子「不聰明」,而是傳統教育強調知識累積,卻忽略了「如何應用」。
這正是素養教育想要回應的核心問題。

什麼是素養教育?

素養教育的重點,不是讓孩子記住多少知識點,而是幫助他們將所學內化為可實踐的能力。根據108課綱三面九項,教育的目標涵蓋三大面向:
自主行動:能自我規劃、解決問題,並展現持續學習的動力。
溝通互動:懂得傾聽、表達與協作,能在團隊中找到定位。
社會參與:理解社會脈動,培養責任感與參與感。
這三大面向進一步細分為九項核心能力,包括系統思考、符號運用、科技資訊素養、藝術涵養、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等,涵蓋了孩子在 21 世紀應具備的知識、技能與態度。換句話說,素養教育要培養的,是能「帶得走的能力」。孩子不只是學會解題,而是能將知識轉化為真實生活中的解決方案,進而成為具備自主學習與持續成長力的人。

素養教育如何落實在課程中?

要真正實踐素養教育,需要將理論轉換為孩子可體驗、可練習的學習歷程。這正是「中華未來學校教育學會X台灣知識庫千碩創新教育」所設計課程的核心理念。千碩並非單純提供補強課業的教材,而是針對 108 課綱的核心精神,規劃出四大類課程型態:春季班、秋季班學期課程,以及暑期夏令營寒假冬令營
在課程中,孩子不只是上課聽講,而是以專題探究為核心。例如「環境永續」課題,學生需要閱讀資料、討論解決方案,並設計簡報向同儕發表。這樣的學習歷程,正對應到「自主行動」與「溝通互動」兩大面向,孩子在過程中學會如何規劃、如何表達,更重要的是,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此外,孩子需要在數天之內完成一個小專案,包含時間規劃、資料蒐集、成果發表。這樣的過程不僅訓練自我管理,也讓孩子練習在有限時間內展現表達力與執行力。這正是「自主行動」與「溝通互動」的最佳演練場域,同時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與責任感。

為什麼這樣的課程對孩子重要?

在 AI 與跨領域並進的時代,未來的孩子需要的不再只是會考試,而是能夠靈活應用知識、具備跨域整合與解決問題的能力。108課綱所強調的素養教育,正是回應這樣的需求。當孩子在小學階段就能透過課程培養這些能力,他們未來面對升學、職涯與社會挑戰時,都會更有信心與能力。

學習不設限,讓孩子迎向未來

「中華未來學校教育學會X台灣知識庫千碩創新教育」的素養導向課程,正是以此為目標,將108課綱的三面九項落實到日常學習中。多元課程的安排與設計,讓孩子能在學期中穩定學習,在寒暑假中探索挑戰,最終培養出能「學以致用」的核心素養。
對家長而言,這樣的課程不僅是給孩子多一門學習選擇,而是為他們建立未來不可或缺的能力。因為成績會隨著考試改變,但素養與自主學習的習慣,才是能陪伴孩子一生的力量。

如對本專案有相關問題,歡迎填表洽詢,有專人為您解答 *必填

真實姓名*
行動電話*
電子郵件*
諮詢地點*
可聯絡時間*
是否寄送電子報*
備註描述
請勾選已詳細閱讀及了解本站之個資法及隱私權相關規範